中国船舶吸并伟德体育_平台中国重工获准,“世界船王”来了
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获准,“世界船王”来了|界面新闻首页科技金融证券地产汽车健康地方大湾区文旅数据ESG双碳电厂商业科技地产汽车消费工业时尚交通医药互联网创投能源数码教育食品新能源家电健康酒业物流零售美妆体育楼市家居餐饮日用企服珠宝腕表智库电厂农业财经金融投资证券IPO宏观股市财富有连云新闻天下中国地方评论数据职场国是文娱影像营销大湾区ESG双碳长三角中西部文化生活文化文旅生活方式美食美酒艺术游戏正午箭厂VIP投资早晚报宏观晚6点打新早报盘前机会前瞻盘中必读金股挖掘调研早知道研报新知快报今日热点公司头条股市前沿监管通报财经速览时事追踪界面号财经号城市号媒体号视频界面Vnews直播箭厂面谈品牌创酷番茄社商业微史记专题新闻专题活动专题Global登录消息我的面点我的关注我的文章投稿报料账号设置退出账号旧版搜索新版搜索旧版搜索历史搜索全部删除热门搜索正在阅读: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获准,“世界船王”来了
00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其他途径关注界面…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获准,“世界船王”来了该交易涉及金额超千亿,将成为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分解交易。
高菁GJ·来源:界面新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界面新闻记者|高菁
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重工(601989.SH)分解获上交所审议通过。
7月4日晚间,中国船舶公告称,吸收分解中国重工事项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符合重组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该交易尚需中国证券监督无约束的自由委员会予以注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其他可能涉及的必要批准、核准、备案或许可(如需)后方可正式实施。
根据中国船舶此前披露的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韦德体育_首页本次交易的具体方式为,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替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分解中国重工。即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的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交换该等股东所持有的中国重工股票。
上述换股吸收分解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债务、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免除义务。
本次换股吸收分解中,双方换股价格经除权除息调整不当后,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中国重工的换股价格为5.032元/股。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中国船舶拟购买债务的交易金额为换股吸收分解中国重工的成交金额,合约1151.5亿元。交易金额超过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各自债务金额的50%,对两家公司均构成重大债务重组。
该交易将成为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分解交易。
根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本次重组完成后,存续上市公司将成为债务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船舶订单数均领跑全球的世界第一大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
中国船舶成立于1998年,由原沪东造船厂和原上海船厂共同发起设立。主要业务包括造船业务(军、民)、修船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旗下拥有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中船澄西等业务主体。
中国重工由中船重工集团于2008年联合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主要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等五大板块,拥有包括大连重工、武船重工、青岛北海造船等大型造船厂。
2024年,中国船舶共承接船舶订单154艘、1272.46万载重吨;中国重工共承接新船订单103艘、1589.95万载重吨。两家企业去年伟德体育_登录合计承接新船订单257艘、2862.41万载重吨。
根据英国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授予给界面新闻的数据,2024年全年,全球船厂共签订新船订伟德app官方下载单2412艘、合1.7亿载重吨。按载重吨计,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去年共拿下了全球16.84%的新船订单。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陈军向界面新闻表示,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分解是此前“南北船”分解工作的延续。
2019年,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由国务院国有债务监督无约束的自由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外围划入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也成为是目前全球最大造船集团。
因中船工业集团有着“南船”之称,中船重工有着“北船”之称,故两家公司当时的分解又被称作“南北船”分解。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同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下的兄弟企业。前者第一大股东为中船工业集团,持股44.47%;后者第一大股东为中船重工,直接持股34.53%。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均由中国船舶集团100%持股。
换股吸收分解完成后,中船工业集团持有存续公司的股份数量约为20亿股,持股比例为26.71%,为存续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合计控制存续公司的股份数量约为37亿股,控股比例为49.29%,为存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针对此次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分解的目的,关联交易报告书共提到了四点。其中包括“整合主要船舶总装业务,减少,缩短上市公司同业竞争”。
报告书指出,当年“南北船”分解后,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中国船舶集团曾在2021年6月30日做出承诺,在五年内综合运用委托无约束的自由、债务重组、股权置换/转让、债务划转/出售、业务分解、业务调整不当或其他合法方式,稳妥推进符合收回公司的相关债务及业务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报告书提到,通过此次交易,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下属船舶制造、船舶维修业务统一整分解入中国船舶,有利于规范同业竞争。
为进一步避免同业竞争,中国船舶集团还承诺,将在三年内剥离沪东中华不宜收回上市公司的债务,使沪东中华符合收回上市公司条件,并向韦德体育_竞猜本次交易后存续上市公司中国船舶董事会提议将沪东中华收回中国船舶。
沪东中华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不次要的部分子公司,是全球头部造船企业之一。克拉克森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新签订单总量达51艘、683.94万载重吨、416.99万修正总吨。按修正总吨计,沪东中华去年的新接订单量排名全球第二。
除此之外,交易目的还涵盖了把握行业景气指责机遇、支撑世界一流海军建设、借力资本市场政策东风三方面。
“两大上市公司的分解可能会进一步突出造船主业,并且有望鞭策企业帮助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降低综合竞争力。”陈军指出。
当前,造船业正处于2021年开始的新一轮下降周期,据陈军预计,本轮周期将在2025年见顶。在他看来,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分解赶上了“好时机”。
2024年,中国船舶实现营收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1%;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1%。总债务达1819.77亿元。
中国重工去年则实现了554.36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8.7%;净利润为13.11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7.8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总债务达2221.38亿元。
两家企业的新船订单排期均已至2028年。
截至7月4日收盘,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的最新市值分别为1467亿元和1056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中国重工2.5k中国重工拟于9月5日终止上市,将并入中国船舶20小时前中国重工: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45亿元,同比增长227.07%21小时前中国船舶3.2k中国重工拟于9月5日终止上市,将并入中国船舶20小时前中国船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46亿元,同比增长108.59%22小时前制造局点赞收藏看评论分享至微博分享微信分享QQzone沉浸模式评论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上海界面财联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4-2025JIEMIAN.COM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注册协议投稿须知版权声明举报及处置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获准,“世界船王”来了该交易涉及金额超千亿,将成为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分解交易。
高菁GJ·2025/07/0420:14来源:界面新闻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界面新闻记者|高菁
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重工(601989.SH)分解获上交所审议通过。
7月4日晚间,中国船舶公告称,吸收分解中国重工事项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符合重组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该交易尚需中国证券监督无约束的自由委员会予以注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其他可能涉及的必要批准、核准、备案或许可(如需)后方可正式实施。
根据中国船舶此前披露的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本次交易的具体方式为,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替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分解中国重工。即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的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交换该等股东所持有的中国重工股票。
上述换股吸收分解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债务、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免除义务。
本次换股吸收分解中,双方换股价格经除权除息调整不当后,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中国重工的换股价格为5.032元/股。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中国船舶拟购买债务的交易金额为换股吸收分解中国重工的成交金额,合约1151.5亿元。交易金额超过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各自债务金额的50%,对两家公司均构成重大债务重组。
该交易将成为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分解交易。
根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本次重组完成后,存续上市公司将成为债务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船舶订单数均领跑全球的世界第一大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
中国船舶成立于1998年,由原沪东造船厂和原上海船厂共同发起设立。主要业务包括造船业务(军、民)、修船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旗下拥有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中船澄西等业务主体。
中国重工由中船重工集团于2008年联合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主要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等五大板块,拥有包括大连重工、武船重工、青岛北海造船等大型造船厂。
2024年,中国船舶共承接船舶订单154艘、1272.46万载重吨;中国重工共承接新船订单103艘、1589.95万载重吨。两家企业去年合计承接新船订单257艘、2862.41万载重吨。
根据英国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授予给界面新闻的数据,2024年全年,全球船厂共签订新船订单2412艘、合1.7亿载重吨。按载重吨计,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去年共拿下了全球16.84%的新船订单。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陈军向界面新闻表示,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的分解是此前“南北船”分解工作的延续。
2019年,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由国务院国有债务监督无约束的自由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外围划入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也成为是目前全球最大造船集团。
因中船工业集团有着“南船”之称,中船重工有着“北船”之称,故两家公司当时的分解又被称作“南北船”分解。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同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下的兄弟企业。前者第一大股东为中船工业集团,持股44.47%;后者第一大股东为中船重工,直接持股34.53%。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均由中国船舶集团100%持股。
换股吸收分解完成后,中船工业集团持有存续公司的股份数量约为20亿股,持股比例为26.71%,为存续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合计控制存续公司的股份数量约为37亿股,控股比例为49.29%,为存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针对此次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分解的目的,关联交易报告书共提到了四点。其中包括“整合主要船舶总装业务,减少,缩短上市公司同业竞争”。
报告书指出,当年“南北船”分解后,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中国船舶集团曾在2021年6月30日做出承诺,在五年内综合运用委托无约束的自由、债务重组、股权置换/转让、债务划转/出售、业务分解、业务调整不当或其他合法方式,稳妥推进符合收回公司的相关债务及业务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报告书提到,通过此次交易,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下属船舶制造、船舶维修业务统一整分解入中国船舶,有利于规范同业竞争。
为进一步避免同业竞争,中国船舶集团还承诺,将在三年内剥离沪东中华不宜收回上市公司的债务,使沪东中华符合收回上市公司条件,并向本次交易后存续上市公司中国船舶董事会提议将沪东中华收回中国船舶。
沪东中华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不次要的部分子公司,是全球头部造船企业之一。克拉克森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新签订单总量达51艘、683.94万载重吨、416.99万修正总吨。按修正总吨计,沪东中华去年的新接订单量排名全球第二。
除此之外,交易目的还涵盖了把握行业景气指责机遇、支撑世界一流海军建设、借力资本市场政策东风三方面。
“两大上市公司的分解可能会进一步突出造船主业,并且有望鞭策企业帮助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降低综合竞争力。”陈军指出。
当前,造船业正处于2021年开始的新一轮下降周期,据陈军预计,本轮周期将在2025年见顶。在他看来,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分解赶上了“好时机”。
2024年,中国船舶实现营收785.84亿元,同比增长5.01%;净利润36.14亿元,同比增长22.21%。总债务达1819.77亿元。
中国重工去年则实现了554.36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8.7%;净利润为13.11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7.8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总债务达2221.38亿元。
伟德体育_官方 韦德体育_安装 伟德体育_网页